客家酿豆腐是客家名菜,但凡有宴席必有此道菜。“酿”是一个客家话动词,表示“植入馅料”的意思,“酿豆腐”即“有肉馅的豆腐”之意。具体作法是,把猪肉用刀反复的剁,调味做成馅料,然后用手指在豆腐块中轻轻插一个小洞,塞入适量以肉类为主的馅料,然后以煎、焖、煲、炸或蒸等烹调方法烹调至熟。可以煮一些酱淋在上面。因其做法简单,取材普通,因此深受客家人喜爱。“酿豆腐”的烹调方法非常讲究。不同的馅料、不同的方法烹调出来的“酿豆腐”味道很不一样。豆腐在“酿”之前煎过或者炸过的话,味道也不一样;甚至同样采用“煎”的烹调方法,倒扑煎和正放煎风味也不一样。在节日客家人通常都会自己制作一定量的豆腐,“酿”好煎熟,置入砂锅中,每餐取出若干作菜肴,剩余的每隔一段时间在砂锅中加热煮沸以防变质,直至全部吃完。 客家酿豆腐的由来 从前,有位兴宁人和一位五华人是好朋友,秉性耿直执着,结成同年。一天,他们相邀去饭馆吃饭。点菜时,兴宁人说吃豆腐,五华人说吃猪肉。两人互不相让,各执己见,争吵起来。店老板怕他们闹翻了脸,便想出了一条妙计:把猪肉剁碎,拌上佐料,酿进一块块豆腐里,先炸后煮,又香又鲜。俩人一吃,连声叫好,都觉得比单吃一种菜要好得多。从此,酿豆腐便成了客家地区的名菜。 
客家酿豆腐制作原材料: 主料:豆腐(南)(1000克) 猪肉(肥瘦)(400克) 辅料:香菇(鲜)(100克) 调料:味精(5克) 大葱(20克) 盐(10克) 猪油(炼制)(40克) 胡椒粉(3克) 酱油(10克) 淀粉(蚕豆)(20克) 香油(15克) 客家酿豆腐制作做法: 瘦肉、鱼肉分别剁烂,虾米浸软切幼,咸鱼切幼,葱切粒。将各材料放大碗中,加入调味料搅至起胶待用; 白菜摘好洗净,放入油、盐、滚水中灼熟盛起; 豆腐冲洗滴干,一开四件,用匙羹挖去少量豆腐,洒上少许生粉,酿入鱼肉,放入油镬中煎至微黄色盛起; 烧热瓦锅,下油一汤匙爆香姜片,加入上汤煮滚,放入白菜、豆腐滚片刻,下芡汁炒煮,滚即可原煲上桌。 |